网箱养殖虹鳟鱼的各项注意事项养殖技术
1、网箱养殖虹鳟鱼的注意事项和养殖技术如下:养殖环境 水温控制:虹鳟鱼属于喜冷性的变温和狭温鱼类,其生活极限温度是0~30℃,适宜的生活温度8~20℃,最适宜的生活温度16~18℃。因此,养殖时应确保水温在此范围内,可利用地下冷泉、山涧溪流、水库底排水等自然水源进行养殖。
2、采取利用地下冷泉、山涧溪流、水库底排水等进行池塘流水养殖方式。利用水库前期水温适宜的自然条件,进选网箱养殖虹鳟食用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同样能够生产出优质虹鳟鱼。网箱为聚乙烯网衣装置,底及四周双层,上盖单层封闭,沉子为穿纲铁块。
3、前期水温在20摄氏度以下,日投喂3次,每次间隔5到6小时;后期水温在18到23摄氏度,日投喂2次,早晚进行。
4、网箱养殖虹鳟鱼的技术要点主要集中在水域选择、网箱设置、鱼种放养、饲料投喂以及日常管理几个方面。选择水质清澈、水流通畅、溶氧充足、水位稳定且年水温变化在4°C24°C之间的水库开阔水面,水温适宜,透明度大于2米。网箱选用长方形设计,与水流垂直设置,以适应虹鳟鱼的习性。
5、虹鳟网箱健康养殖需遵循以下技术要点:设置水域要求水深3~5米,水质清澈、水温稳定、溶氧充足,无污染,透明度需在60厘米以上,适宜水温在12℃~18℃。养殖网箱采用聚乙烯网衣,底及四周双层,上盖单层封闭,沉子为穿纲铁块,规格为5米x5米x4米,网目为5厘米,框架可用毛竹或机械化网箱框架制成。
金鳟食用鱼养殖有好的饲料配方吗?
虹鳟鱼的养殖饲料配方备受关注。参考配方包括:进口鱼粉20%至30%,国产优质鱼粉10%至20%,肉粉或肉骨粉3%至5%,豆饼或豆粕20%至25%,麦麸10%至20%,玉米面10%以内,次粉5%左右,啤酒酵母5%,油脂类使用油脚、豆油、鱼油等,以及添加多种维生素混合物和矿物质混合剂。
后期参考配方:动物性饵料占30%,植物性饵料占70%。鱼粉30%,植物蛋白粉(蛋白含量大于50%)40%,菜籽粕10%,黑面15%,豆油5%,另加鲑鳟鱼专用添加剂预混料。
饲养虹鳟成鱼的参考饲料配方为:进口鱼粉20%~30%,国产优质鱼粉10%~20%,肉粉或肉骨粉3%~5%,豆饼或豆粕20%~25%,麦麸10%~20%,玉米面10%以内,次粉5%左右,啤酒酵母5%,油脂类是用油脚、豆油、鱼油等,另外添加多种维生素混合物和矿物质混合剂。饲料中的粗脂肪含量在8%~15%之间。
鱼粉50%,豆糕25%,麦麸15%,粗粉5%,玉米5%。多维素、氯化胆碱、无机盐、ve、酵母量与参考配方一起。后期参考公式3:动物诱饵占30%,植物诱饵占70%。添加了30%的鱼粉、植物蛋白粉(蛋白质含量超过50%)40%、菜籽粕10%、黑面15%、大豆油5%、鲑鱼鳟鱼专用添加剂预混料。
鳟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的选择鳟鱼养殖一般都采用的是冷流水养殖,池塘用水绝大部分都采用串联式使用,因此,鳟鱼亲鱼培育池要选择在最上游的池塘,这样保证了进入亲鱼池的水都是新鲜的水,如果发生鱼病也不容易感染鳟鱼亲鱼。
2、金鳟鱼养殖需要低温环境,夏季水温应控制在22℃以下,冬季不结冰或短期结冰,无污染且澄清透明的海水或淡水都适用。水温直接影响养殖效果,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生长越快。表1显示了不同水温条件下的虹鳟鱼生长情况。水温过高导致溶解氧降低,影响鱼体代谢强度和饵料效率,长期如此严重影响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3、采用该项技术,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其一,采用全雌三倍体红鳟鱼进行养殖,可提高红鳟鱼成活率10%,可提高生长速度10—20%。其二,采用该技术可避开因性腺发育而对饲料的过多消耗,降低养殖成本5%以上,可提高经济效益15%一20% 。
4、虹鳟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经过短暂的驯化,可以用海水进行成鱼养殖。养鳟用水应为流动的冷凉水,常年水温应低于22℃,冬季不结冰。水质需符合养鱼用水标准,清澈无污染。这类水源包括山泉、山涧溪流、地下进水、水库的底层排水和雪山融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