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日元历史上的购买力?
1、从金融交易数据上可以很容易查到日元对美元的历史汇率。因为美元的信息比较多,我打算查美元的实际购买力来推导。
2、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各国的物价水平经历了显著的变动。以日本为例,十年前汽油的价格大约每升100日元,而现在的价格约为每升140日元。 分析日本近十年的物价变化,可以发现整体上物价相对稳定,但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尽管如此,与20年前相比,日元的购买力有所下降,这表明了一定的通货膨胀现象。
3、近二十年来,各国的物价变动显著。以日本为例,十年前的汽油价格大约每升100日元,而如今这一数字上升至约140日元。 观察日本近十年的物价趋势,可以发现整体上较为稳定,呈现出稳中有升的状态。尽管如此,相对于20年前,日元在国内的购买力还是有所下降,表明了一定的贬值现象。
4、那日本为例,十年前的汽油价格每升大概100日元,现在140日元左右。本人在日本待了近十年,在这十年里日本的物价基本上是比较稳定的,属于稳中有升的状态。日元在日本国内相对于20年前的日元来说,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单对于国民收入比来说,相比国内的人民币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
5、有一种购买力平价说,比如:麦当劳一个汉堡人民币12,在美国大约是2美元,这样推算出汇率大约是6:1,也就是说6块钱人民币和1美元能买到的东西一样多。这就是汇率。银行报价一般有三个价,买入价、卖出价、中间价。
6、当然是现在去换了好。人民币虽然是慢慢升值,日本可是一直在控制日元的升值,相对来讲,还是快点去换了吧。
新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几次高通货膨胀期?
1、7-1989年——货币政策失控导致的通胀 1987-1989年的通货膨胀是由于1984-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1986年又开始全面松动,1987年, 国内的货币流量又一次迅速加大, 年增长速度达116%,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此期间,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
2、7年至1988年,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显著通货膨胀。在这一经济扩张期,物价指数升至历史高点。1986年,物价指数较1985年上涨0%,1987年上涨17%,1988年更是大幅上涨38%。此次通胀的主因在于政府为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资金需求,自1986年起增加了财政支出,扩大了财政赤字。
3、中国建国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分别是在建国初期、60年代初期和80年代。这三次通货膨胀尽管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与大量的财政赤字紧密相关。第一次通货膨胀发生在建国初期。那时,国家为了建设新社会和工业现代化,大规模投资,导致财政支出远超收入,形成了严重的财政赤字。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
1、2015年11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3154,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41点,创自2005年7月以来的最大百分比升幅。而2015年1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4236元,较前一日下调96基点,再度刷新自2011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2、年:1美元兑换19249元人民币。1983年:1美元兑换19573元人民币。1984年:1美元兑换22043元人民币。1985年:1美元兑换29366元人民币。1986年:1美元兑换34528元人民币。1987年:1美元兑换37221元人民币。1988年:汇率与1987年相同,为1美元兑换37221元人民币。1989年:1美元兑换37651元人民币。
3、3年,人民币汇率降至1美元兑换0202元人民币。1974年,人民币快速升值,1美元仅兑换8397元人民币。然而,1975年汇率回升至1美元兑换9663元人民币。这一趋势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持续波动,直至1980年1美元兑换5303元人民币。
4、1979年,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最低汇率为1美元兑换4962元人民币。 1994年,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最高汇率为1美元兑换6187元人民币。 在制定汇率时,各国通常会选择某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对比对象,这种货币被称为关键货币。
明朝崇祯年间物价
1、物价波动尤其体现在米价上,政府虽然设法平抑,但晚明时期米价普遍高于1两/石。油品如油价在崇祯末年苏州高达每斤70-80文,西北地区的油品更显昂贵。盐价在松江府因水灾而上涨,每100斤值银0.5两,而茶价则相对较低,明末优质茶叶每斤约值2钱银子。总体来说,晚明社会的消费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
2、年(崇祯)苏州的大米有多贵呢?100个铜钱一斤,也就是大约50-100元人民币一斤。想想吧,一个3口之家每月要花3000元人民币买米,一个月的食品成本就到4000元以上,那是个什么概念 当然 这是末末期了。。
3、即8亿。以明朝中后期为例,明朝中后期正常年景物价,一两银子能买六七十斤大米,折合人民币三四百块钱,十几两银子呢,也就相当于几千块钱。几千块钱就能换一所带小院的楼房,这笔交易真是划算。但是刚才说了,典房只是借房,并不是买房,假如是买房的话,这点儿钱肯定远远不够。
4、明崇祯末、清顺治初 米(石)2-3两 崇祯后期,灾荒加上战争,粮价上涨很厉害,同样1两白银买粮食可能买不了多少,可是买其他东西的时候却有可能很值钱,因此这阶段的数据不能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参考。这里采用万历时期的最高价格作为一般物价水平,取每石1两白银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