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碘化钾不同温度的溶解度:128 g/100 ml (6 °C)140 g/100 mL (20 °C)176 g/100 mL (60°C)206 g/100 mL (100°C)碘化钾,白色立方结晶或粉末。在潮湿空气中微有吸湿性,久置析出游离碘而变成黄色,并能形成微量碘酸盐。光及潮湿能加速分解。
2、碘化钾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681°C(954K)和1330°C(1603K)。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从6°C时的128克/100毫升,到100°C时的206克/100毫升。在乙醇中溶解度较低,仅为2克/100毫升。此外,它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31克/100毫升,而在乙醚和氨中的溶解性则较低,微溶于这两种溶剂。
3、在二十摄氏度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2克。取100毫升水,加入32克氯化钾,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可配置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而碘化钾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为144克。同样地,量取100毫升水,加入144克碘化钾,溶解后便可得到碘化钾的饱和溶液。
4、化学反应碘化钾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都是通过KI中的I-进行的。
5、碘酸钾与碘化钾的区别: 碘酸钾:碘酸钾的化学式是KIO3,它是一种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色单斜结晶,一酸合物KIOHIO3和二酸合物KIO2HIO3j均为无色单斜晶体。无臭 。它能溶于水和碘化钾水溶液、稀硫酸,不溶于乙醇。和液氨中。在水中溶解度:0度时74克,100度时33克。
6、碘化钾的作用:碘化钾在皮肤科领域有一些特殊的用途。它的作用机制部分是由于增强了对坏死组织的溶解和消化作用。碘化钾也有抗真菌活性。【扩展】碘化钾是白色立方结晶或粉末。在潮湿空气中微有吸湿性,久置析出游离碘而变成黄色,并能形成微量碘酸盐。光及潮湿能加速分解。
血钾浓度测定
1、如果考虑体内缺钾,需要通过血液之中的钾离子测定来进行诊断。一般血液之中钾离子浓度低于5mmol/L考虑低钾血症出现,因为正常人血液之中钾离子的浓度范围为5-5mmol/L,出现了低钾血症需要及时就诊,指导相应的治疗。
2、低钾血症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如果血钾测定低于5mmol/L,有些患者还可以出现乏力、心律失常、瘫痪等症状,同时心电图出现U波,考虑低钾血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3、血清钾测定值低于5mmol/L时,出现相关症状即可诊断为低血钾症。然而,在存在脱水或酸中毒的情况下,血清钾浓度可能未显示出降低。此时,可结合心电图检查,以更敏感地揭示低血钾状况。心电图中的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S-T段下降、T波低平、增宽、双相、倒置或出现U波等特征。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图
上面的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度都增大,但正反应速度增大的多,逆反应速度增大的少,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吸热的反应。下面的是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度都减小,但正反应速度减小的多,逆反应速度减小的少,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是放热的反应。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绘制温度-平衡常数(K)图来可视化。平衡常数K是描述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常数。一般来说,升高温度会导致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反应向右移动,使得反应物的浓度降低,产物的浓度增加。
①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其实质就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②固体或液体,受压强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③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关系如图2—8所示图2—8 其中,“”“=”“”表示化学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以及在对应条件下溶液中析出固体的化学式...
1、定义式:m(溶质)/ m(溶剂) = s(溶解度) / 100g (溶剂)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s/ (100g +s)] * 100 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会因温度而变化,一般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也有相反的,如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就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2、碘化钾不同温度的溶解度:128 g/100 ml (6 °C)140 g/100 mL (20 °C)176 g/100 mL (60°C)206 g/100 mL (100°C)碘化钾,白色立方结晶或粉末。在潮湿空气中微有吸湿性,久置析出游离碘而变成黄色,并能形成微量碘酸盐。光及潮湿能加速分解。
3、Ag2C2O4: Ksp = 5×104..(以上列举了部分,完整的列表包括更多化合物及其对应的Ksp和pKsp)...这些数值越高,说明该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容易形成沉淀。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比较Ksp值可以判断一个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是否会从溶液中析出,从而指导相关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过程。
4、初中化学溶解度说课稿(二) 2溶液中教参注明是3课时,我们基本上是这样来分配这几块内容的:物质的溶解性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度;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及溶液的组成和溶质质量分数。
5、溶解度(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g)*100%(g)w=m(溶质)/m(总)*100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20%磷酸溶液的密度是多少
磷酸的密度不是很容易计算出,因为算密度要知道体积,而稀释的过程中体积变化不一定是函数关系,所以不容易计算。但是可以通过查磷酸的密度表得到。下图就是磷酸的温度-比重-浓度对照表。
需要纯磷酸的质量=1000*20%=200克 需要85%磷酸的质量=200/85%=233克 如果试剂瓶上标有密度,可换算成体积。称取233克磷酸(或量取),再加1000-233=747克水,摇匀即可。
克。通常情况下,磷酸的密度大约为834克每毫升,1毫升磷酸等于834克每毫升乘以1毫升等于834克。所以1毫升磷酸它的重量大约为834克。
一般来说,纯磷酸的密度约为约6吨每立方米或约等于每升6千克。但在实际应用中,磷酸通常以水溶液的形式存在,而在这样的状态下其密度会有所变化。在常温常压下,磷酸水溶液的浓度与其密度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浓度的增加,密度也会增加。
一吨桶磷酸装满时含有1710公斤。通常情况下,纯磷酸以固态存在,而市面上销售的磷酸试剂则是粘稠的、不挥发的浓溶液,其磷酸含量介于83%至98%之间。磷酸的密度大约为71克/毫升,这意味着每升磷酸的重量约为71公斤。因此,一吨(即1000公斤)的磷酸等于1710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