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李世民会如此的害怕他呢?
1、魏征“陛下虚心采纳,一定有议论的。大多数人都是洁身自爱,为国家不惜自己的人很少,又害怕因为议论国事而获罪,因此不敢议论。” 唐太宗说,“魏征所谏前后二百余事,都符合我的心意。不是他忠诚奉国,又能是什么呢。
2、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皇上非常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若无其事,皇上也就息怒,不再发威了。
3、魏征胸怀大志,胆识超群,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在他任职的几十年间,为了使大唐民富国强,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
4、去世之后,唐太宗将魏征入凌烟阁。李世民之所以敬重魏征,是因为魏征这个人的品性。
5、魏征此人在政治上的才干确实是没得说,也怀有一颗做实事的心。魏征为李世民臣子,他就尽到一个臣子应尽的职责,哪怕自己所说之事会为自己引致杀身之祸,他也在所不惜。
6、第一,李世民是一位胸怀宽广的皇帝,他改任用魏征就足以说明一切,而且他也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即便犯了错,也很难有人提出来叫他改正,所以他只能找一个典范,那个人就是魏征。
李世民为何会重用,原是李建成亲信的魏征?
魏征原是唐太宗的政敌李建成的谋士。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魏征的才能和品格,加以重用。魏征为人正直,很有政治见解和治国能力。他向唐太宗进谏时,常据理力争,不留情面。唐太宗也对他有所畏惧。
李世民重用魏征就是向朝廷当中的各方势力表明,他对于过去都是既往不咎,并不会清算以前的余党。而且只要有才能还是会得到重用的。其次,魏征也的确是非常有才华。
魏征能够被李世民重用,犯颜直谏只是表面原因,两人的互相需要、互相成就才是关键;而魏征遭受的波折身后事,则是他触碰君权红线的惩罚。为啥说李、魏二人是互相需要、互相成就?我们得先看看魏征的履历。
魏征对甄氏统治理念的创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二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一直受到赞誉。李世民重用魏征只是收买人心。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变动,杀害了两个兄弟和十个侄子,这本身就让李世民的声誉成为了他生命中的污点。
李世民评价魏征的名句
1、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2、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根据查询《旧唐书魏征传》信息显示,李世民评价魏征的名句是: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3、是李世明说的,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4、根据查询百度文库显示,唐太宗对魏征的评语如下:唐太宗李世民评价魏征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已去,吾失一镜矣。
5、今魏徵逝,一鉴亡矣。”译文:唐太宗评价魏征说:“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6、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这是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