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怎么读?
1、读音:jí jī 亦作“既笄”。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2、及笄的拼音是[jí jī] 。拼音:[jí jī]释义: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6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6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六年而笄”。
3、及笄拼音:[jí jī]及笄,汉语词语。又叫“既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引证解释:《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
4、及笄jí jī [be old enough to marry;girls coming of age]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5、及(jí)、笄(jí)。及笄,汉语词语。又叫“既笄”。详细释义:《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基础释义: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
及笄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及笄的意思:古代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借指女子年满15岁。读音:jí jī。出处:《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引证:《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
及笄的读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女子年满十五岁。及笄,汉语词语,拼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及笄,汉语词语,读音为jí jī。及笄,又叫“既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笄礼,是指汉民族女孩的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
及笄,汉语词汇,读音为jíjī。据《礼记·内则》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相关词组:及笄年华: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及笄之年:十五岁女孩的代称。
及笄的拼音是[jí jī] 。拼音:[jí jī]释义: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6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6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六年而笄”。
及笄 这两个字,可能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及笄也就是古代女子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适合束发,而笄也就等同于簪子,更多的人更不知道及笄两个字的读音,也很有可能会读错,接下来一起看看及笄到底是怎么读的,可别再读错了。
及笄怎么读拼音
1、读音:jí jī 亦作“既笄”。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2、及笄[jí jī]基本解释 百科释义 [be old enough to marry;girls coming of age] 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3、及笄的拼音是[jí jī] 。拼音:[jí jī]释义: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6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6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六年而笄”。
4、及笄拼音:[jí jī]及笄,汉语词语。又叫“既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引证解释:《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
及笄怎么读
读音:jí jī 亦作“既笄”。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及笄的拼音是[jí jī] 。拼音:[jí jī]释义: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6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6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六年而笄”。
及笄的读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女子年满十五岁。及笄,汉语词语,拼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读音:jí jī。出处:《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引证:《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
正确及笄的读音,很多人都读错过
1、及笄jí jī [be old enough to marry;girls coming of age]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2、及笄的拼音是[jí jī] 。拼音:[jí jī]释义: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6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6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六年而笄”。
3、ji一声ji二声 及笄,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