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致21人遇难,为何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1、寻找失联人员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这次事故发生之后,由于现场人员众多,根据活动方统计当天参加比赛的人总共有172名。在事故发生之后,当地迅速组织救援,相关救援力量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失联人员进行现场搜寻的过程由于目标很多,现场也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事故之所以如此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比赛组织方的疏忽。首先,他们没有对天气变化制定应急预案,其次,百公里越野赛缺少分布在赛段中的固定救援站点。如果比赛中设有救援站点,选手们不至于在1个小时后才得到救援,这1个小时的宝贵时间可能就能挽救许多生命。
3、另外还有一点,主办方设置的赛道不合理,我们看过网上的一些图片,可以看出这起马拉松比赛的场地大多是一些山路,周围很少有人出没,有很多地方山路都是崎岖不平的,在遭到极端天气的情况下,参赛选手只能通过徒步穿行山地进行自救。
马拉松猝死事件频发,你怎么看?
第呼吸困难 发生猝死现象,可能在平时无任何征兆。在马拉松长跑的时候,由于需要跑比较长的时间,有可能会造成呼吸困难的现象,从而导致发生猝死。
我认为马拉松猝死事件违背了马拉松本身的强身健体的原则。马拉松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195公里。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其中我过组织的马拉松活动多为半程。
马拉松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一种,根据医学界对猝死的定义以及运动中猝死的发生情况,可以将马拉松猝死定义为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其特点是发作突然、病程急、病情重,很难救治。
马拉松比赛的增多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样性,同时也让运动爱好者享受到运动的乐趣。然而,这项极限运动背后隐藏着风险,往往被人忽视。有些参赛者在比赛中不幸猝死、失温,甚至发生违规行为。 以甘肃马拉松越野赛为例,21人的遇难事件令人震惊。
但是看看现在国内那些参加马拉松或者半马的竟然大部分都是业余选手。部分人只是重在参与,量力而行,但是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跑马拉松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属于小资的时尚,更是恬列小资四癌之一(小资四癌:登山、出境游、马拉松、仁波切)。
其中两人是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一人是因昏厥倒地,脑部受创致死。在国内赛事方面,2004年北京马拉松,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学生刘鸿斌和一名退休职工先后猝死。正因马拉松是一项高危运动,因此本届广州马拉松在医疗保障方面做足准备。
残运会冠军黄关军遇难,从此事故中我们该反思什么?
1、黄关军是一名聋哑人,是全国残运会的马拉松冠军,属于马拉松选手中的精英。实际上,能参加马拉松的人,都是身体素质很好的,要不然也跑不了那么远的路。但就是这些人,遇到了失温情况,也照样扛不住。实际上,遇难的选手中多数都是经常跑马拉松的,他们跑下去的距离太远了,对自己也太自信了一些。
2、黄关军是个聋哑人,但他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相反,他还在运动会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时。2006年,黄关军在第二届绵阳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800米第一名、400米第二名和1500米第一名。2019年获得第十届残奥会听力障碍组冠军、第七届特奥男子全程马拉松冠军。尽管身体有缺陷,但他经常获得一等奖。
3、作为一个旁观者,这个事情间接性告诉了我们,生命价更高的道理,只能说,我们对此感到悲伤,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如果人体的体温过低的时候,那么身体就很容易出现问题,轻度体温过低可能引起颤抖和昏迷的中度低温寒冷症状消失,但精神障碍恶化。
4、残运会的冠军黄关军遇难这件事情也是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我们都知道运动使人更加的健康,多去参加体育运动,能让我们生活的越来越好,但是这一次却因为一次突发事故导致21人死亡,也是令人感觉到非常的遗憾的。
5、残运会冠军黄关军遇难残奥会冠军黄关军在甘肃白银马拉松越野赛中遇难的消息,一经发出就引发了热议。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让许多参赛者无法应对,以至于身体失温,这次的重大事故导致21人死亡。这次事故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如果主办方能多做准备,这样的悲剧大概率就不会发生了。
6、残奥会冠军黄关军在甘肃白银马拉松越野赛中不幸遇难的消息让很多人是无法接受的。突发的极端天气让很多参赛者无法应对,以至于身体出现了失温状况,导致21人死亡的重大意外事故。这次事故的发生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如果说赛事组织者能够多做一些准备的话,这样的悲剧很可能不会发生。
假如有1万人跑马拉松会不会跑死100人吗?
从以上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跑马拉松而死的概率微乎其微。暂且不说运动中最危险的高速赛车、拳击、攀岩等项目,哪怕是我们日常中接触最多的游泳、徒步、骑车等低强度运动,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都远高于因马拉松致死的个位数。除了运动之外,我们可以再看看相关疾病的对比。
每年共有超过20名马拉松选手因疲劳、心脏病等原因死亡。虽然马拉松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根据数据显示,马拉松死亡率约为每10万人中0.5人。而在一些高温、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下,死亡率会进一步升高。全马的特点主要在于,30-35公里是身体代谢的一个极限点。
当然有了,有些人由于没有相关知识,结果膝盖等部位受伤。如果排除了这些因素呢?跑步肯定有跑死的,比如公元前490年的希腊,某人一口气跑了42公里,到了地方大喊:我们胜利了。然后,死了。跑的距离太远了,加上他都40了。他这么一死,就有了马拉松。
我可以认真的告诉你,一个长期不运动的人去跑马拉松,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会死,我在跑第一个马拉松以前有一年的跑步训练,跑过几个10公里和一个半程,在这个基础上,在全马后半程也撞墙跑崩了,身体和精神都到了崩溃的边缘,连志愿者都劝我退赛上车,最后的三公里是和其他人相扶走完的。
如果训练跟上,半马拚了命跑,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完全没有体力问题。训练要花1年时间,至少要半年时间。不要匆忙练3个月就去跑马拉松。不要对自己太狠。 马拉松是很轻松的事情,人人可以安全完赛。 只是需要准备时间长些。好象还有人夜跑猝死的,甚至走路都猝死的。 往往都是意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