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跳桥身亡,他为何匆匆与这个世界告别?
1、跳桥的少年才17岁,这个年纪本应该是青春有活力的,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毫不犹豫的跳下大桥,放弃自己的生命。事发当天,这个少年因在学校和学生发生矛盾,在车中被妈妈批评,然后就打开车门从桥上一跃而下。
上海17岁学生被母亲责骂,愤而跳桥轻生,这场惨剧是谁的错?
我和大家意见一致:母亲若不骂儿子,他确实不会跳桥。但仔细想想:如果一个17岁的青年,脾气和人格已经长成了这样,这次若所幸母亲没骂,继而也没有跳桥,下次怕难免稍微被父亲(爷爷奶奶老师等等随便谁)说说,还会去跳楼、跳河、跳火车,或者没被人骂。
事件梳理:在2019年的4月18日晚上,上海卢浦大桥发生一起跳桥事件,死者是就读于职高二年级的17岁男孩,原本男孩母亲接他放学回家,不料母亲在途中停下车站在后座指责男孩,等到母亲准备回驾驶位时,男孩打开车门就往桥边跑并跳了下去,最终死亡。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位母亲平日里未曾或很少责骂过孩子,而这是第一次对孩子进行如此长时间和激烈的批评指责,进而直接导致了孩子心理防线崩溃。从事发后这位母亲的表现来看,她对孩子的深爱和对自己行为的悔恨显露无疑,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无法评论是母亲的错还是孩子的错。看到孩子头也不回的跳下去,看到母亲跪在地上崩溃痛哭心里真的特别难受。这个事情警醒我,温柔处事,温柔待人。
月25日上午11点左右,在四川雅安汉源县发生一起人间惨剧。一名28岁女子带着4岁儿子和1岁女儿从流沙河大桥跳下。 从网上的视频看到,流沙河大桥桥面交通顺畅,有不少司机在朝女子坠桥的方向看,有多名路人趴在大桥栏杆观望。桥下有警察在现场调查,跳桥死者已经被盖上了蓝布。随后当地警方发布了警情通报。
此前,上海一名17岁男孩跳桥轻生,从男孩下车到跳桥,他全程没有丝毫的犹豫。其母亲因为没有能及时地抓住孩子而自责不已崩溃痛哭。而事件的起因则是因为男孩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母亲在开车过桥的时候将车停在了路边,隔着后车窗批评了他几句。
17岁少年跳桥,家长,别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月17日晚10时左右,上海卢浦大桥一名17岁在校职高二学生,冲出车门,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17岁,最美好青春的生命,5秒钟就消失了。据说,是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遭受批评,母亲颇为恼火,在路上忍不住训起孩子。视频里,母亲开车带着儿子,不知为何,突然把车停在川流不息的高架桥上。
2、就在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个17岁的高中生从桥上跳下去,原因是他在学校和同学发生口角,回家路上又被妈妈训斥,最后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整个过程只有短短5秒。可以想象他在决定跳下去的那一刻是有多么的绝望。有的人说是现在的孩子太玻璃心了,有的人说这是“中国式教育”的失败。
3、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没有前面那一句的。这句谚语起源于阿拉伯世界。意思是压垮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寓意就是再小的分量,积累起来,也可以沉重如山.这与“滴水穿石”、“蚁穴溃堤”,都有相似的意思。
4、压死骆驼的从来都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之前的每一次的加量。事件二:某个综艺节目曾播过这样一个画面: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没有打骂,但是一直在说这件事。吃饭时在说,看电视时看到某个相似情节时也说,家里来亲戚了聊到孩子的问题时又在说。
17岁男孩因被妈妈批评跳桥丧生,父母应如何正确、有效地教育孩子?_百度...
所以,在我看来,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万,每个家庭有自己不同的教育方式,但共同的前提应该是信任、理解和尊重。“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过度的批评和指责只能让孩子丧失对父母的爱、信赖、敬重等正面情绪,取而代之的是恐惧、逃避和仇恨。
只能说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确实是很不对,可以先哄妹妹,让妹妹不要哭泣,然后让两个孩子达成和解,比如说先看动画片之后再看别的节目。如果只教育一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看着,当然会让矛盾被激化,还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父母的爱。
孩子承受能力应该多加强再说回男孩自身的问题吧,他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太低了,想一想我们那个年代被父母追着打追着骂都没什么事,过后还跟个没事人一样乐呵,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脆弱到骂几句就觉得天塌了一般。
一名17岁少年因为和同学发生冲突,被妈妈批评。母亲把车子停在路边,对后座的儿子说些什么,很显然,妈妈在很生气的教训孩子。随后,孩子飞快的冲向栏杆,一跃而下。 桥很高,下面是水泥地,孩子很快就停止了呼吸。徒留视频里的母亲捶地痛哭,悲伤和遗憾溢出了整个屏幕。
孩子的犟脾气家长应该如何教育 首先,家长不能对孩子发脾气 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对孩子发脾气,因为您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样子反而会成为孩子乱发脾气的榜样,也会对孩子的行为起到一个反强化的作用。
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第三,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快乐的心情。
17岁少年跳桥自杀:我死了,你就高兴了!
1、我只是偶尔上一下看看别人的文章,已经论“年”来算登录了。可一上来,就看到,被一条消息刷屏了。一个17岁的孩子跳了卢浦大桥。看到那个gif,当他跳下去的一瞬间,我胸中一堵,堵的我有点无法呼吸,因为我在上海生活了那么多年。
2、事件梳理:在2019年的4月18日晚上,上海卢浦大桥发生一起跳桥事件,死者是就读于职高二年级的17岁男孩,原本男孩母亲接他放学回家,不料母亲在途中停下车站在后座指责男孩,等到母亲准备回驾驶位时,男孩打开车门就往桥边跑并跳了下去,最终死亡。
3、很多父母情绪来了,不管不顾,孩子道歉也不行,必须要把气撒出来。可是这样的结果是你的气撒完了,孩子的气还堵在心里,也许他还小,没有办法跟家长对抗,但是这样久了,等他能对抗了,就都是大问题,如这个17岁的男孩用结束生命向母亲宣战。
4、上海17岁孩子跳桥自杀事件,大家讨论出来的都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一点挫折就作出如此过激的行为,也有人说家长从小娇惯孩子,导致了孩子现在的冲动。其实,发生了这样的事最重要的还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不足,语言暴力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说出来的每一句恶语,都有杀死孩子的威力。
上海17岁少年跳桥:看“棍棒出孝子,娇养造逆儿”,这话还对吗?
1、所以,从上海17岁少年跳桥,看“棍棒出孝子,娇养造逆儿”,这话应该分开看。怎么个分开法?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娇生惯养那是肯定不行的。怎么去教育?棍棒教育事实证明,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扼杀孩子的天性。真正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序渐进的去教育。
2、棒打出孝子,娇养忤逆儿,是我国古人教育孩子的一句名言,意思是:严格管教孩子的家庭会培养出孝子,娇生惯养孩子的家庭会培养出不肖子孙。这句话原话应该是“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严厉的家教,和规矩形成人对家族权威的尊重,也就是孝顺。
3、这样看,丹朱、商均的无能体现了自身贤明如尧舜的教子无方,使尧舜的身后名出现了污点。所以如今的“棍棒、棒下”更多地是所谓的“严父”在担心自己的脸面名声及身后事,而对于真正的孝道、贤明等对大众有益的严父本质毫不在意,这样的棒打不孝根本是在要求子女愚孝。详解二:何为慈母多败儿。
4、个人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任何时代都适用,但是也应该要把握好度。暴力是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帮助我们管教孩子,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作用,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教育的点上。
5、孩子通过被暴力后,确实体现出了听话、好管教的结果,但这其实是孩子怕父母,而不是确实认为你的话是对的,而是屈服于暴力,家长错把害怕当成了尊重。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是一个形容词,并非整体老人们拿着棍棒去督导晚辈。如果把严格管理当成一种错误,那就真的错了。
6、这样的方式对小孩是非常好的,不仅能让他知道错误的严重,而且还学习到了处理问题的方式。棍棒也是有它的好处,棍棒主要是在于能让人记住教训,所以这种方式应该用于犯了不能饶恕并且不能再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