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是什么?给张图片
这种动物叫“鲎(音[hòu])”。鲎是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现存有3属4种,其中一种分布在美洲,三种分布于亚洲部分沿海。中国长江口以南东海和南海沿岸、广西沿海、金门沿海、澎湖沿海等地都有分布。
鲎,音[hòu],sb(horseshoe crab),属于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的海生节肢动物,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有四只眼睛,其中两只是复眼,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只用来感知亮度,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
鲎是生活在深海里的一种动物,它不属于 鱼类,而是属于节肢动物门,肢口纲。是节肢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体形像马蹄,行动像蜘蛛,有人称它马蹄 蟹或鲎珠。在4亿年前的泥盆纪末期,鲎 就问世了,它堪称海洋里的远古遗民。
鲎的读音是hòu,鲎鱼图片见下文。鲎鱼俗称鲎帆,亦称东方鲎、中国鲎,别名“两公婆”。属节肢动物,肢口纲,剑尾目,鲎科。鲎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印度洋君岛和东南亚海域多藻类的沙质海底。我国浙江以南浅海中均产。
有人知道照片中的是什么鱼吗?
1、这照片看,像是鲤形目、平鳍鳅科、爬鳅属的鱼类。俗称:石爬子鱼。该科鱼的种类比较多,我国常见的爬鳅属鱼类有布鲁斯氏爬鳅、长体爬鳅、广西爬鳅、澜沧江爬鳅、长须爬鳅、禄峒爬鳅、南汀爬鳅、怒江爬鳅、张氏爬鳅等。石爬子鱼,属于平鳍鳅科,石爬子生活在湍急的水流中,喜欢吸附在石头上。
2、脂鲤科 Characidae 细锯脂鲤属 Pristella 鱼类 下图为 大颚细锯脂鲤 Pristella maxillaris ,俗称 黄扯旗、x射线鱼,x光鱼 鱼体无色,半透明,银色囊中器官可清晰可见。背鳍、腹鳍、臀鳍有黑斑及黄斑,尾鳍上下叶橘红色。体长约5厘米。
3、鰧科(瞻星鱼科) Uranoscopidae 鰧属 Uranoscopus 鱼类 下图为 中华鰧 Uranoscopus chinensis ,又称 中华瞻星鱼 头大,体延长,前端平扁。背鳍2枚,具呼吸瓣,体上半部为红褐色,并具有云纹斑纹,下半部银白色。
活化石有哪些图片
“恐龙时代植物活化石”“蕨类植物之王”--桫椤;2 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存在了两亿年的“仙女虾“--枝额虫;3 腔棘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被看作是一种活化石。曾经被认为在6500万年前灭绝,但1938年被人再次发现踪影,腔棘鱼便被称为“恐龙时代的活化石”。
鲎与早已灭绝的三叶虫是近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不要说恐龙,甚至早期两栖动物才刚刚出现。曾发现过距今5亿年前的鲎祖先化石。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一直保留着其原始而古老的样貌,故有“活化石”之称。鲎体长可达60厘米(包括尾长),体重3-5千克。
对中华鲎的了解挺多的,中华鲎属于一种很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最早存在于75亿年前的奥陶纪,有“海洋活化石“之称,现在属于世界的濒危物种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华鲎的生活习性中华鲎主要生活在浅海沙质的海底中,属于肉食性动物,主要以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为主,有时候也会吃些藻类。
Tachypleus)。中国的鲎体型呈瓢状,由头胸部、腹部和尾剑三部分构成,全身被硬甲覆盖。其背面圆润,腹面凹陷,是一种生活在温暖海域的近海珍稀节肢动物。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生代的泥盆纪,比恐龙和原始鱼类还要早。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生物特征,鲎被誉为“活化石”,在学术研究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有一种全身都是硬壳,背上还有一个大壳的生物叫什么,图片如下
1、这种动物叫“鲎(音[hòu])”。鲎是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现存有3属4种,其中一种分布在美洲,三种分布于亚洲部分沿海。中国长江口以南东海和南海沿岸、广西沿海、金门沿海、澎湖沿海等地都有分布。
2、这种动物叫鲎。鲎的养殖 东方鲎养殖池的建造 室内养殖池 一般用水泥池(5米X5米X2米),池底最好铺细沙,这样既适合东方鲎的生活习性,又可避免粗糙池底磨破鲎的外壳,致感染而引起死亡;但铺沙之后,底部残饵、污水排除较困难。
3、鲎的养殖:鲎通常在室内养殖,使用水泥池(尺寸为5米x5米x2米)进行养殖。池底铺设细沙,这不仅符合鲎的生活习性,还能防止鲎的外壳因池底粗糙而受损。细沙底部也便于清理残留的食物和污水。为了确保池水中有足够的氧气,除了定期更换新水外,还可以通过开启海水龙头来增加水中的氧气。
4、乌龟壳略扁平,背腹甲固定而不可活动,背甲长10一12厘米、宽约15厘米,有3条纵向的隆起。头和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四肢略扁平,指间和趾间均具全蹼,除后肢第五枚外,指趾末端皆有爪。 乌龟一般生活在河、湖、沼泽、水库和山涧中,有时也上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