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背景及意义
意义 红军长征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世界和中国人民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的不可战胜力量,并铸就了长征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体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展现,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极致体现。
历史背景:在王明的“左倾”错误指导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长征。 历史意义:长征不仅完成了战略转移,还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它保存并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宣传了党的宗旨,发扬了革命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背景: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尽管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 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这一转移便是后来的长征。
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意义:长征的胜利不仅宣告了国民党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企图彻底失败,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成功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这一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抗日战争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
1、背景 1934年10月,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为了保存实力并寻求北上抗日的出路,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踏上了漫漫征程。这次长征,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跨越了十一个省份,跋涉二万五千里,最终在1936年10月到达陕北。
2、长征的触发背景是敌情严峻,革命根据地创建与维护面临巨大挑战。 长征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战略上的转移,锻炼革命队伍,以及传播革命理念。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壮举,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了600余次战斗,攻克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的营以上干部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
3、长征的历史背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的“左倾”错误指导下失败,被迫长征。 历史意义:完成了战略转移,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宣传了党的宗旨,发扬了革命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4、背景: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尽管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 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这一转移便是后来的长征。
红军长征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红军长征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危机、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情况下发生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开始。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进一步加快侵华步伐。日军加紧侵华,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严重。团结御侮、抗日救亡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政治主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背景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经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11月和次年4月,红二十五军和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红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结果:1936年10月,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
历史背景如下:1933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动员近100万国民革命军围剿各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农村根据地,并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要控制地区)。在前四次战役中,由于实施毛泽东的运动战方针,国民政府军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均以撤退告终。
历史背景 1933年至1934年夏,中共中央领导下的中央苏区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由于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先是采取冒险进攻策略,后变为保守防御,导致红军连连失利,苏区范围不断缩小。1934年4月,中央红军在广昌战役中遭受重创,形势急转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