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宗主持的主要研究项目
1、年,姚教授独立主持了“新兴权利研究”课题,获得了10万元人民币的基金,该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中。同年,他还获得了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专注于“法律思维、法律方法与法律教育”课题,资助额度为20万元人民币,研究工作已进入结项阶段。
2、7年,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资助项目“当代中国人权法教学若干问题研究”,经费5万元人民币,此项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3、其中有近40项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司法部法学教材优秀成果、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目前,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6项,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4项,司法部项目4项,其他基金项目61项。
4、现设有理论法学、刑法学、民法学与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实践教育、双语等6个教研室,“三农”法制研究中心、社会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刑事司法研究中心等3个科研机构。有多名教师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姚建宗主要著作
1、《罗尔斯》(与高申春合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与孙世彦合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专著: 《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法治的生态环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国法律与发展研究述评》,法律出版社,2006年发表; 《新兴权利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问世。
3、在2008年,他的作品《法治生态环境》赢得了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同年,他还被评为全国“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的最佳宣讲者。姚教授在科研和教学上同样卓越。2006年,他入选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荣获中国法学会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荣誉。
4、年9月晋升为讲师,1998年9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5月被评聘为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哲学和法律社会学,已出版个人专著3部,个人独立编著《法理学》教科书1部,参编其他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吉林大学法学院哪个老师好,想去考博士
如果你考民商方向的话,推荐报考彭诚信或蔡立东老师。最好考之前和老师联系一下,因为博士名额都很少。
法理学在全国排名首位,其学术实力不言而喻。 刑法方向有张旭老师和李洁老师等领军人物,学术地位稳固。 民法领域虽是后起之秀,但民商法方向在吉林大学研究生中录取分数最高,显示出其学术实力和受欢迎程度。
吉大秋果本名田洪鋆,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学术研究之余也进行了大量教学研究与写作。田洪鋆(笔名:吉大秋果),女,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吉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一名法学教授,田洪鋆在学术研究方面成果丰硕。
吉大秋果,原名田洪鋆,是吉林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除了在学术研究上的贡献,田洪鋆还专注于教学研究和写作,她在这些领域均有涉猎。 田洪鋆女士在教学与发展中心担任重要职务,并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
于立深,1969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市,是一位法学博士。自1999年起,他便在吉林大学法学院任教,现担任教授职务,并在宪法与行政法教研部担任副主任。他还兼职《当代法学》杂志社编辑,并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法理学排名全国第一,可想而知实力。刑法三甲,非常好,张旭老师,李洁老师,都是顶梁柱。民法后起之秀,民商在吉大的研究生中分数是最高的,方向比较好,实力也强劲。
姚建宗主要论文
1、姚建宗的主要学术成果丰富多样,涵盖了法理学、法治理论、经济法等多个领域。
2、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哲学和法律社会学,已出版个人专著3部,个人独立编著《法理学》教科书1部,参编其他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3、姚建宗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法理学、法哲学和法律社会学。他已出版了四部个人专著,其中《法理学》一书更是由他个人独立编著的教科书,显示出他在法学教育领域的贡献。此外,他还在众多学术期刊上发表了90余篇论文,这些成果都展现了他在法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持续创新精神。
4、在2008年,他的作品《法治生态环境》赢得了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同年,他还被评为全国“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的最佳宣讲者。姚教授在科研和教学上同样卓越。2006年,他入选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荣获中国法学会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荣誉。
5、这本书名为《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以经济与政治发展为中心的考察》,由中国法律出版社于2006年4月1日出版,定价为¥00。它是作者姚建宗博士论文的缩减整理版本,ISBN号码为9787503661259。
6、[29]世伦、姚建宗:《略论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模式和类型》,《法制现代化研究》(第1卷),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5年版。[30]叶传星,《论法治的人性基础》,《人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31]刘旺洪,《国家与利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