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蒋介石?
1、蒋介石,政治家、军事家,对于结束旧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在他执政时期,中国的生产和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日战争时期,他虽有一定程度的动摇,但基本坚持了抗日的方针。内战败给中共之后退守台湾,大力发展经济,奠定了今日台湾的基础。
2、/ 尽管蒋介石一生追求的是国家的统一和“一个中国”的理想,但他并非完人,他的行为中充满了矛盾和争议。他是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塑造者,但同时也背负着无法抹去的罪行。他的一生,是理想与现实、胜利与失败交织的复杂篇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评价。
3、首先,我们看待这个问题先抛开政治立场,从一个普通人角度去看,蒋介石在抗战的付出是不可否认的,他开辟的正面战场是关键的,而且他的战略思维不错,面对日本三月亡华的计策,他牺牲上海南京,用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因为那时我们无法与日本抗衡,只能拖,每拖一天,我们就多一天的希望。
4、蒋介石之所以还有可取之处,就在于基本上他还是个民族主义者,敢于反抗外来侵略。显然,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孰轻孰重?当然是民族斗争要高于阶级斗争!所以我们在指出其反动性的同时,也应该指出他为国家、民族做出的贡献。
初二历史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蒋介石的评价
蒋介石在对待日军的侵略采取消极抗日的策略,但是蒋介石在八年抗战中地位无人可以替代,是民族英雄。中华民国国军也是抗日战争的主导力量。大陆民众更认识到国民革命军是在蒋介石领导下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但后期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他所代表的利益层面。
第(1)问结合近代史所学知识,可以将列强侵略台湾史实归纳,19世纪60年代美国侵略台湾;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略台湾;1884年法国侵略台湾;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运动,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封建的地主阶级以及官僚主义资本和国际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勾结(三座大山压迫),帝国主义在华扶持傀儡的(代表人物)慈禧太后,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
结果,蒋介石反动集团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广大北伐军官兵浴血奋战,和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如何评价蒋介石这个人?
1、是。他的功绩,完成北伐,形式上统一中国;赢得新军阀混战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率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并最终取得完全胜利(虽然过程艰苦)。
2、蒋介石,这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无疑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以孙中山为导师,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曾推动中国走向统一,提升国际地位,尤其是在黄埔军校的建立与北伐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领导力。然而,他的道德形象却饱受争议,政权的腐朽和落后为他的形象蒙上了阴影。
3、蒋介石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他在内战中的全面失败埋葬了他的军事威望。尽管他统治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他知道国际共运对他的威胁,但他却用使问题过于简单化和过分宣扬自己的办法毁了自己。
4、蒋介石在对待日军的侵略采取消极抗日的策略,但是蒋介石在八年抗战中地位无人可以替代,是民族英雄。中华民国国军也是抗日战争的主导力量。大陆民众更认识到国民革命军是在蒋介石领导下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但后期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他所代表的利益层面。
如何评价蒋介石呢?
是。他的功绩,完成北伐,形式上统一中国;赢得新军阀混战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率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并最终取得完全胜利(虽然过程艰苦)。
蒋介石在对待日军的侵略采取消极抗日的策略,但是蒋介石在八年抗战中地位无人可以替代,是民族英雄。中华民国国军也是抗日战争的主导力量。大陆民众更认识到国民革命军是在蒋介石领导下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但后期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他所代表的利益层面。
/ 尽管蒋介石一生追求的是国家的统一和“一个中国”的理想,但他并非完人,他的行为中充满了矛盾和争议。他是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塑造者,但同时也背负着无法抹去的罪行。他的一生,是理想与现实、胜利与失败交织的复杂篇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评价。
蒋介石,政治家、军事家,对于结束旧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在他执政时期,中国的生产和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日战争时期,他虽有一定程度的动摇,但基本坚持了抗日的方针。内战败给中共之后退守台湾,大力发展经济,奠定了今日台湾的基础。
蒋介石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他在内战中的全面失败埋葬了他的军事威望。尽管他统治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他知道国际共运对他的威胁,但他却用使问题过于简单化和过分宣扬自己的办法毁了自己。
1975年蒋介石去世时,媒体是怎样报道的?
直至蒋介石去世两天后,1975年的4月7日,当时官方的主流报纸《人民日报》第四版才在报刊的右下角角落里进行了一篇简短的报道,题目就是五个字: “蒋介石死了”, 内容也只是简短的告知民众蒋介石死亡的消息,寥寥数语。
5年4月5日,蒋介石因并发性心脏病,于深夜11时50分在台北市郊士林官邸去世。,当时行政院随即宣布4月6日起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国丧”,“国丧”期间军公教人员一律着素服,并配戴宽二半的黑纱,为蒋介石戴孝。
终于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市郊的士林官邸过世,当时行政院随即宣布4月6日起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国丧」,“国丧”期间军公教人员一律着素服,并配戴宽二吋半的黑纱,为蒋介石戴孝。
5年,蒋介石在台湾去世,陈立夫不顾年迈,赶来吊唁。蒋经国在父亲灵柩前下跪,哭诉:“我失去父亲,你是我唯一的亲人,希望你能多加照应。”陈立夫,这位曾经的国民党高层,与蒋氏父子关系错综复杂,从清洗内部到被迫流亡,再到晚年回归,一生经历了政治的风风雨雨。
如何评价蒋中正的历史影响与地位?
1、他的运气糟糕透顶,同样,他的错误也的确是不可估量的。 由于蒋介石就是蒋介石,因此他做什么都要做得彻彻底底。按男人、军人、作家和思想导师、政治家和领袖等不同身份对蒋介石进行研究是毫无意义的(就象不能这样研究戴高乐一样)。动机、失败和成就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令人难分难解。
2、而且,如前所说,蒋介石作为一个同盟会员,一个国民党人,他忠于信仰,坚于职守,功勋卓著,更无背叛之可言。
3、政治人物实际上不能简单分为好人和坏人,只有政治立场的分别,以及对国家人民的功过。实事求是去具体分析一个政治人物在具体历史事件中的影响。综合来说,蒋介石是个很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对其评价有褒有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还没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