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中医文化1】图文并茂,史上最全的人体十二经络、穴位图详解,可收...
源自刘倇宁与金木传统文化驿站的合作,这里详尽解析人体十二经络,包括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和足三阴。手三阴自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达头;足三阳从头下至足,足三阴则从足内侧走向腹部。经络之间有精密的表里关系,如寅时肺经与卯时大肠经相应,各有特定时辰与病症关联。
经络是人体内部系统,连接着脏腑与四肢关节。理解每条经络在体内行进的路线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每条经络不仅联系着肌表与内脏,而且在体内与其他多个器官相连。学习十二条主要经络的运行线路,对于及时疏通易堵塞穴位、调节脏器功能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经脉的每一条经脉各连属了一个脏腑。连属于脏的经脉为阴经,连属于腑的经脉为阳经。经络的外连部分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外周连属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十二皮部则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的分布。
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经络系统由十二经络主导,分布在四肢,井、荥、输、经、合这五个阶段的穴位构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
十四经络图解
膀胱经 - 排毒大师/ 通过尿液、大便和汗液保持畅通,膀胱经是身体的排毒通道。睛明穴和攒竹穴是它的关键穴位,按摩此处有助于缓解眼疾和热症。定期疏通,不仅减背部脂肪,还能提升整体健康。 胃经 - 肠胃守护神/ 承泣穴和四白穴是胃经的守护穴位,跪走运动对膝盖有益,同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
手太阴肺经 (3-5点)/ —呼吸与免疫/: 这个时辰的肺经对水分需求较高,易出现缺水、过敏和咳嗽。保持水分平衡,是肺经健康的关键。 手阳明大肠经 (5-7点)/ —消化通道/: 便秘和口干是大肠经不畅的常见症状,早晨起床后的排便有助于疏通经络。
肝经: 控制肝胆功能,面部和腰部变化常与其关联。肾经: 联系泌尿系统,影响尿量、眼袋和情绪。膀胱经: 负责泌尿骨骼,小便问题需关注卫生保健。...完整图谱还包括胃经、脾经、大肠经、肺经、心经、小肠经、心包经和三焦经,每经络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对应症状。
人体穴位指十四经上的俞穴。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光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再加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脉的通称。
十四经络12经络的取名 12经络对称性地遍布在身体上下,每侧都是有12条,因此全身具体是24条经络。12经络分成阳阴两类,阴茎有阳经也是有6。根据手的经络叫手经,根据足的经络叫足经。每经都是有 固定不动的联属内脏。
人体十四经络穴位分布图
人体穴位指十四经上的俞穴。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光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再加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脉的通称。
肝经: 控制肝胆功能,面部和腰部变化常与其关联。肾经: 联系泌尿系统,影响尿量、眼袋和情绪。膀胱经: 负责泌尿骨骼,小便问题需关注卫生保健。...完整图谱还包括胃经、脾经、大肠经、肺经、心经、小肠经、心包经和三焦经,每经络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对应症状。
穴道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
人体穴位图: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