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粘面枣壮馍的详细做法
1、做法:温水化开酵母粉、绵白糖,放入面粉,用筷子搅拌成絮状,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保鲜膜或者是盖子,放温暖的地方,发酵至两倍大。将面团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合适大小的面剂。取其中一个面团,揉成光滑的面团按扁。均匀的切成三份。搓成大小、长短均等的条状。
2、准备好面团:a. 将高筋面粉放入一个大碗中,加入少量温水,慢慢搅拌成一个干燥的面团。b. 在面团中加入逐渐加入水,揉搓20至30分钟,直到面团变得光滑柔软,而且没有粘手的感觉。c. 将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静置30分钟至面团发酵。
3、河南粘面枣壮馍的详细做法如下:准备材料:筋面粉500g酵母粉3g温水210克全蛋一个绵白糖10g和面发酵:温水化料:先用温水把酵母粉和绵白糖化开。搅拌揉面:然后把面粉放进去,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用手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发酵面团:给面团盖上保鲜膜或者盖子,放在一个温暖的地方,让它发酵到两倍大。
4、焖子 焖子,河南各处都有,但濮阳的焖子用老豆腐镶边儿,犹如艺术品,把鸡蛋打匀倒入焖子上面蒸两分钟,晾凉切成薄片,带芥末汁上桌,口感可丰富了,每年春节,小编我最喜欢吃妈妈亲手做的濮阳焖子,或炒或蘸汁,或蒸扣碗、做焖子汤和大锅菜,令人口齿留香。
5、首先推荐的是裹凉皮,这道美食是濮阳的一大特色,将传统的凉皮制作方法与河南人民喜爱的烙馍相结合,加入豆皮、面筋、黄瓜丝、花生碎等配料,口感丰富,尤其适合炎热夏天食用。接着是濮阳壮馍,这是一种将葱花、青菜与面饼结合的美食,口感独特,比普通包子更加美味。
6、裹凉皮 裹凉皮是濮阳的一种特色小吃,它将凉皮的吃法进行了创新,采用河南人喜爱的“烙馍”方式来食用。内馅包括豆皮、面筋、黄瓜丝和花生碎等,是夏日消暑的美味佳品。 濮阳壮馍 濮阳壮馍与卷咸馍相似,里面填充有葱花和青菜,口感鲜美,胜似包子,深受当地居民喜爱。
做米线的方法
1、米线是用大米和面粉制作而成的。先将大米磨成粉状,大米和面粉按照既定比例加水调制好;然后放在制米线的机器里即可压成条状的米线;紧接着要将米线放在阳光处晾晒;晒干后备用,需要注意的是,米线下锅煮之前,需要先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泡过的米线味道更为筋道。
2、烧热一锅水,加入高汤或骨头汤,将米线放入煮熟。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配菜,如豆芽、花生、辣椒等。煮熟后捞出,加入调料即可享用。微波加热法 材料准备:干米线、微波炉专用容器、热水、高汤或骨头汤、配菜、调料。步骤 将干米线放入微波炉专用容器中,加入适量热水。
3、方法/步骤 将大米倒入桶中,用凉水浸泡半小时。具体多少根据自己要的量来。把浸泡过的大米捞出,控干水分。把控干水的大米用石碾子碾成粉状,如果没有,用粉碎机,或者其他道具把大米打成粉状即可。把水和米面按比例和好,具体加多少水根据米面的量来定,不能太软。
4、把干的米线放在温水中浸泡大约4个小时,使米线变软,这样下一步在锅里做的时候会省些时间。把浸泡好的米线放在开水锅里再进行浸泡,让其充分变软,等颜色变白的时候说明已经好了。把热烫好的米线从锅里捞出,放在干净的盛有清水的盆里,再浸泡一下。
黏面的做法大全
1、烧开水把手擀面上蒸锅,先蒸15分钟。加西红柿炒,把西红柿的汁水完全炒出来,再放青辣椒四季豆翻炒均匀。加水,刚刚没过豆角,这时加盐鸡精,味道比单吃菜咸点。放蒸好的面,等水开后小火盖锅盖焖5分钟,5分钟后抄底翻面,再焖5分钟即可。
2、豆沙黏米饼 材料准备 黏米面适量、豆沙馅适量、植物油少许。制作步骤 将黏米面放入容器中,慢慢加入温水,边加边搅拌,直到形成一个柔软的面团。注意水不要一次加太多,要根据面团的状态适量添加。
3、温水化开酵母粉、绵白粮,放入面粉,用筷子搅拌成絮状,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保鲜膜或者是盖子,放温暖的地方,发酵至两倍大。将面团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合适大小的面剂。取其中一个面团,揉成光滑的面团按扁。均匀的切成三份。搓成大小、长短均等的条状。
4、制作步骤:将玉米面放入盆中,加入白糖,边加水边用筷子搅拌至面糊浓稠适中。预热电饼铛,倒入面糊并摊平,煎至一面金黄后翻面,两面均煎至金黄色即可。 农家焖黏玉米面饼 食材明细:主料为白面半杯、黏玉米面一杯、酵母半小匙。制作步骤:将白面、黏玉米面、白糖、酵母放入盆中混合均匀。
5、粘米面的做法集 篇1 粘米面的做法方法/步骤 粘米可用来煮饭,用清水淘洗干净,再加入适当清水(超过粘米12毫米)放入电饭煲进行蒸煮。 煮神仙饭,这种煮法不是直接加热而是靠蒸汽加热而熟的,好处就是不会煮糊。
粘面窝窝头的做法
蒸制:将蒸笼放入锅中,加水烧开后转中火,蒸制约15-2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窝窝头的大小和厚度调整。出锅:蒸好后关火,稍等片刻再打开锅盖,以免骤冷导致窝窝头塌陷。用筷子或夹子将热腾腾的粘面窝窝头取出,稍微冷却后即可食用。还可以尝试添加不同的配料来丰富口感,如葡萄干、坚果碎、抹茶粉等。
取一个包好馅料(或不包馅料)的小面团,用手捏成窝窝头的形状。具体方法是:将面团在手中搓成圆球,然后用手指在底部戳一个洞,轻轻旋转面团,使其成为中空的圆锥形。成型后,可以在窝窝头的顶部装饰一些红枣片或芝麻,增加美观度。蒸制 将做好的窝窝头放入蒸锅中,注意要留有足够的空间,避免粘连。
将糯米粉和玉米面(如果使用)混合在一个大碗中。 加入白糖,搅拌均匀。 慢慢加入温水,边加边搅拌,直到形成柔软但不粘手的面团。注意水量不要一次加太多,以免面团过湿。 分割面团 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每个约30-40克左右。
粘面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1、粘面主要指的是黍子面,即由黍子(又称糜子)磨成的面粉。主要由黍子面粉制成。制作:将黍子面粉用清水和成面团,做成窝窝头上笼蒸熟,取出晾凉后,蘸清水用手轧碎,再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红枣淘净煮熟,捞出过罗除去皮,加入白糖调搅成枣泥。
2、将面粉倒在盆里,用手摊开。左手逆时针(或顺时针)缓缓向盆中倒水,切勿一次倒入太多水,面太软会粘到盆上。右手拿一双筷子搅拌(先不要用手),将面粉和水一起搅拌成絮状。搅的时候要把干面粉挖个坑,把水尽量倒在里面,让面尽量不要粘到盆上。
3、揉面: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揉搓至表面光滑,排出大部分气泡。如果面团太粘,可以适量撒些干面粉。分割和松弛:将揉好的面团分割成小剂子,每个剂子大约50-70克,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将分割好的小剂子滚圆,盖上湿布或保鲜膜,让其松弛15-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