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遇难36人是什么哪里人
外滩踩踏事故的遇难者有6位上海本地人,30位外来人口。受伤人数为49人。详细内容可参考百度百科”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年1月1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部分伤亡者身份目前已经查明。36名遇难者中男性10名、女性26名。已查明身份的伤亡者有1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16岁。伤者中,已查明身份的有39人,其中台湾3人,马来西亚1人。
本报上海1月2日讯(记者董少校)上海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件已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今天凌晨和晚上,上海分两批公布35位遇难者名单,另有1位遇难者身份仍待核实。记者获悉,至少有3名在校大学生遇难。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反思及启示
踩踏事故发生后,公众议论纷纷,有的人指责是政府失责,有的人则从人性的弱点等方面进行反思。踩踏悲剧的发生,政府和公民都有责任。踩踏事件暴露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踩踏悲剧的背后,反映出公民秩序意识的缺失。
最好的防范是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在平常的安全教育、应急演练中,不要忽视踩踏、拥挤等小概率危险事件;不要凑热闹,为了安全放弃美景也不遗憾;保持警惕性,安全始终记心头。
加强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防范能力这起事件反映出,相关管理部门对监测信息研判不够、对人群高度密集产生的后果估计不足。
外滩踩踏事件提醒我们什么?这一次上海发生的踩踏事故,提醒我们,对大人流场所的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无论是群众自发的群众性活动,还是有组织的群众群众性活动,都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上海外滩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是我们游客的素质,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不能说就是因为外地人素质不好。这件事情也是有双面性的。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事件背景
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发生于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因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道阶梯处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对人摔倒、叠压而造成踩踏事件的发生。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群密集、管理不善以及安全预警和应急措施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上海外滩作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观光。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事件过程
年12月31日23时30分,警方从监控探头中发现陈毅广场上下江堤的一个通道上,发生人员滞留的情况,立即调集值班警力赶赴现场,民警遭超大规模拥挤人流的阻隔,采取了强行切入的方式,进入所用时间比正常时间多5—8分钟。
是人踩人,事件经过如下: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发生惨剧,在当天成千上万计划来观看黄浦江两岸灯光秀的人群中,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有36人死亡、47人受伤,死者中女性26人、男性10人。死伤者多为年轻人。
焦点访谈2015-01-02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事件背景$上海政府网站2014年12月31日的公告称:“今晚至明天凌晨,许多游客会去外滩源看5D灯光秀,还有的守候在滨江边看上海中心亮灯。
根据中国政府网查询,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此次事故中36人丧生,49人受伤。
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受伤者多为女性,学生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