枧水的做法及配方
1、枧水的做法及配方如下:工具:面碱、30g水。准备食用面碱。称出10g。称出30g水。将碱倒入水中搅拌溶化。做成40g枧水,装瓶贴标签,放安全地方准备做月饼用。
2、步骤1 食材:食用碱10克、凉开水30克。步骤2 碗中加入食用碱 步骤3 倒入凉开水。步骤4 搅拌至食用碱完全融化即可。
3、枧水是制作月饼必备的原料,其作用是中和糖浆中的酸性。使饼皮呈碱性,让饼皮在烘烤时容易上色。准备纯净水和碱,将准备好的食用碱粉放入盆中,加入适量凉开水,用筷子搅拌至无颗粒。盖上保鲜膜静置一夜,第二天将枧水过滤一下就可以使用了。
做月饼的枧水是什么?枧水有什么作用?
是枧水与酸进行中和反应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气体,促进了月饼的适度膨胀,使月饼饼皮口感更加疏松又不变形。枧水也称碱水,或称食用枧水,它是用草木灰加水煮沸浸泡一日,取上清液而得到碱性溶液,PH值为16,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和碳酸钠。
枧水,也称碱水,是一种复配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艺中的材料。它是用碳酸钾和碳酸钠作为主要成分,再辅以碳酸盐或聚合磷酸盐,配制而成的碱性混合物。在调制广式月饼饼皮面团时,常加入该种物质。
做月饼用的枧水是什么 草木灰浸出液。传统的枧水是有草木灰制作而成的,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纯草木灰已经很少有了,所以现代的枧水大都是碳酸钾和碳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复合碱性溶液,水这样做出来的枧水和草木灰的功能相同,都可以让月饼饼皮更加松软有弹性。
加入枧水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中和转化糖浆中的酸,防止月饼产生酸味而影响口味、口感;二是使月饼饼皮碱性增大,有利于月饼着色,碱性越高,月饼皮越易着色;三是枧水与酸进行中和反应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气味,促进了月饼的适度膨胀,使月饼饼皮口感更加疏松又不变形。
是一种广式月饼中的辅料。在调制广式月饼饼皮面团时,常加入叫“枧水”的物质。枧水是广式糕点常见的传统辅料,它是祖先们用草木灰加水煮沸浸泡一日,取上清液而得到碱性溶液,PH值为16,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和碳酸钠。
枧水:老祖先们使用的传统枧水是草木灰浸出液,就是将草木灰加适量清水烧开,静置浸泡1天左右,浸出的上层清液即为枧水,其pH值约为16,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和碳酸钠。
做月饼的枧水怎么制作
1、枧水是制作月饼必备的原料,其作用是中和糖浆中的酸性。使饼皮呈碱性,让饼皮在烘烤时容易上色。准备纯净水和碱,将准备好的食用碱粉放入盆中,加入适量凉开水,用筷子搅拌至无颗粒。盖上保鲜膜静置一夜,第二天将枧水过滤一下就可以使用了。
2、食用碱和水,按1:4配比,就可以了。在调制广式月饼饼皮面团时,常加入叫“枧水”的物质。枧水是广式糕点常见的传统辅料,它是祖先们用草木灰加水煮沸浸泡一日,取上清液而得到碱性溶液,PH值为16,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和碳酸钠。
3、枧水的调制配方法:纯碱粉50克,水15克,混合一夜后再过滤方可使用。纯碱粉25斤,烧碱20克,开水80斤,食用苏打0.9斤,全部拌匀即可使用。如果不用烧碱,水用75斤,烧碱使烤出的月饼发红,在调配时可加入。
4、g水。准备食用面碱。称出10g。称出30g水。将碱倒入水中搅拌溶化。做成40g枧水,装瓶贴标签,放安全地方准备做月饼用。枧水,也称碱水,或称食用枧水,是一种复配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艺中的材料,广式糕点常见的传统辅料,枧水是在调制广式月饼饼皮面团时,常被加入该种物质。
5、制作月饼的开水也叫碱水,或食用开水,是一种复合食品添加剂,是广式糕点常见的传统辅料。广式月饼的特色做法是用水做月饼。以前水烧开,用草木灰浸泡一天,取上清液,得到PH值为16的碱性溶液,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和碳酸钠。
6、准备材料。面粉在桌上摊成圆圈(中间圆圈留大点,以方便后面加料加水),圈中倒进绿茶粉。倒进糖浆和色拉油。顺同一方向将所有原料和匀。轻轻抓搓成面团。分剂擀成圆饼。将凤梨馅包进饼皮,将口捏紧。模子里面刷点油,放进带馅面团。
自制的枧水粽怎么做好吃又简单,做法图解分享,随心煮
1、备碱水。提早把山野中采回的艾草、青蒿和蕉叶等阴干或晒干,临用前将它们合并烧灰,收集热灰粉以开水冲浸,滤出灰份保留碱水;浸泡米。糯米用草木灰碱水过面浸泡一个小时以上,令其透湿后沥干水待用。粽叶粽绳。粽叶无论干、鲜品,洗净后滚水五分钟湿润,并浸泡于冷水中。包粽子。
2、第一步 红豆洗净,泡水(用料外)6-8小时至变大,沥干水放高压锅中加水、白糖大火上气后转中小火压半小时至软烂。
3、粽的烹制: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之后才落粽子,水需泡过粽面,待再次滚起之后再用灶火煮3个钟头以内就可以。在煮粽全过程中不必添凉水。要注意枧水粽不可以和其他粽子一同煮。煮好之后趁着热取下。吃时开启粽子叶,粽香喷鼻,通道油而不腻,糯而不粘,甜咸适度,鲜嫩美味是为佳品。
4、烹饪步骤:新鲜的粽叶买回来之后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和食盐,煮15分钟,这一步可以增加粽叶的韧性,也可以更好的将粽叶上的脏东西煮干净,煮好的粽叶捞出来再次清洗干净,然后晾干水分。
5、枧水粽要用当地的枧沙制作。做粽时按分量开好枧水泡浸糯米,用芒叶或甘蔗叶包裹做成枧水粽子,长约15厘米,直径三四厘米,煮熟后很快停火。
6、水面一定要超过粽子,而且一定要浸过粽子两寸左右,这是因为粽子在煮的过程中会膨胀,如果加水不够多,上面的粽子会被顶出水面,不容易煮透,煮出的粽子也不够软糯。粽子入锅后,最好上面用重物压实,这样煮出来的粽子不会散烂。在煮粽子的过程中不要添生水。
枧水粽的做法及配方
枧水适量 步骤一:准备工作 糯米提前用凉水浸泡6-8小时,待糯米吸足水分后取出控干备用。 猪肉馅加入适量食盐、酱油、老抽、花椒、八角和桂皮拌均匀,放置备用。 鸡蛋打散,香葱切成小段备用。同时将粽叶蒸软备用。
粽绳适量 步骤一 糯米:枧水=1000G:50G泡了一个晚上,晾干水再放油拌匀,再下锅炒一炒(后来发现,快包粽子的时候,再用枧水去拌,效果更加好)步骤二 粽叶和水草,最好提早泡好 步骤三 红豆要用压力窝好好地压一下 步骤四 再和豆沙蓉拌一起。。
枧水粽的做法及配方如下:工具/原料:糯米、食用碱、粽叶、绳子、苏木、油。先把粽叶洗干净备用,圆糯米洗干净备用。倒水浸泡圆糯米没过糯米即可,加入食用碱和油搅拌均匀,最好泡一个晚上,如果想马上做也是可以的,泡到糯米中间隆起就可以沥干水准备包粽子了。
备碱水。提早把山野中采回的艾草、青蒿和蕉叶等阴干或晒干,临用前将它们合并烧灰,收集热灰粉以开水冲浸,滤出灰份保留碱水;浸泡米。糯米用草木灰碱水过面浸泡一个小时以上,令其透湿后沥干水待用。粽叶粽绳。粽叶无论干、鲜品,洗净后滚水五分钟湿润,并浸泡于冷水中。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