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是谁
1、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县人。幼年丧母。1927年 萧红 在哈尔滨市第一女中读书,开始爱好文学和绘画。1930年,为反对封建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开始过流浪生活。1932年到达上海,与鲁迅相识,来往密切。1933年写了《跋涉》、《旋风》等短篇。
2、萧红(1911.6.2—1942.1.2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
3、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加走字)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
萧红原名到底是什么?
萧红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父亲张延举是一个贪婪残暴的地主,六亲不认,骨肉情疏。她的祖母厌恶女孩,曾用针刺她的小手,连亲生母亲也讨厌她,继母对她更是冷淡。在这个阴森冷酷的家庭里,仅有祖父疼爱她,教她识字、背唐诗宋词。
姓名:萧红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11年 籍贯:中国黑龙江呼兰人 萧红(1911.6.2—1942.1.2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萧红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等。黑龙江呼兰县人,现代著名女小说家,“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她幼年丧母,在寂寞中度过童年和少年,后为反抗父亲包办的婚姻,毅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于患难中结识萧军,后两人同居。1932年开始小说创作。1942年2月病逝于香港。
萧红的原名是张乃莹。萧红(1911年6月1日到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
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乃莹)。 [2-3] 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萧红的资料(一位伟大的女作家)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
萧红简介,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出生于1911年,卒于1942年。萧红乳名荣华,原名叫做张乃莹,笔名除了萧红外还有悄吟、田娣等。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