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白话文。谁有。高分求之
佛告诉须菩提:“假如善男善女在这部《金刚经》里,不要说讲全部经文,甚至只领受执持四句偈语等,给他人解说,这样所获的福德,就比用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所获福德要多。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所作的梦,只是一种幻相,是一种心魔而已,不必把它放在心上,也不必因此感到害怕。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
也因此在这部经的后面,佛又说到: 如来是正解脱如来,有因提罗及天、伊沙耶,有梵及眷属,彼求不能得如来所依识,如来是梵,如来是冷,如来不烦热,如来是不异。我如是说,诸沙门、梵志诬谤我虚妄,言不真实:[沙门昙芸(这是世尊的俗名,但是因为找不到字,只好用比较接近的代替),御无所施设]。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什么意思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意思是:凡是所有一切的相,都要将它当成是虚妄的,只要不去执着它,就会产生智慧。资料拓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出自于《金刚经》。
2、所有的相,存在虚妄的本质,是因为所有的相,都在不停地在发生着变化。比如我们用木柴生火,觉得那是火,但是当木柴烧烬后,火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火并不是永恒的。
3、“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这句话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两句话是《金刚经》所说,也可以说是佛法的根本原则。意思是:凡是所有一切的相,都要将它当成是虚妄的,只要不去执着它,就会产生智慧。《六祖坛经》讲的无相,是说一切相都是虚妄相,不是真实相。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意思是:一切表象和名相皆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并不反映真实性。这里说的“ 相”, 对照梵文原本来看, 指的是佛陀应化到人间的色身的“ 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
6、意思其实都是虚妄不真实。都是主观、扭曲的。因为不同因缘下所见同一种相观念或见解都属无常变化。见相非相、即见如来:当有此境界,能于一切相而不染住则不生无常变化的观念或见解、即见自性。凡夫的表现:凡所有相、眼见为实。明心见性的表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是乐阿兰那行。这段我没理解,能讲解一下吗?
您说我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亦为罗汉中第一离欲的阿罗汉。但我并没有执著我是离欲罗汉的念头。佛陀!如果我有得阿罗汉道的念头,佛陀就不会称我为阿罗汉,那么,佛陀也不会赞叹我是欢喜修阿兰那行。因为须菩提并不存有修行的心相,妄念不生,所以才称为是欢喜修阿兰那行的。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无论是住相还是生有所得心,都是凡夫心的表现。唯有通达无相、无所得,才能成就胜义菩提心,圆成无上佛道。 菩提心的实践,由愿菩提心而落实于行菩提心。
因为我没有这种的这个念,所以,这才够上清净、无诤、离欲阿罗汉。所以佛才说我是一个第一离欲阿罗汉。如果我要有这个念,佛就不会这样讲啦。“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而祗不过有一个虚名,说,须菩提,他是一个欢喜修清净行的这么一个人。
那么这个“无诤三昧”:“无诤三昧”就是没有胜负心了,没有斗争心了;没有斗争心,入到这种的定,这叫无诤三昧。世尊常常说,须菩提得到这个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在这个一般人里边,他算是最为第一了,是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是第一离欲阿罗汉。“离欲”:就是离开一切的这种贪欲。
凡所有相,皆属虚妄,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凡所有相,皆属虚妄,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说:凡是有形有影的东西,都是虚无的。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
2、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这是佛教中的一个基本观点。这句话告诉我们,世间所有的形态和表象都不是它们看起来的那样真实,它们都是暂时的、无常的。有为法,即依赖于因缘而产生的事物,它们的存在就像梦境、幻象、水泡和影子一样,都是不实在的。
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梦幻泡影、露、电,皆为虚而不实之相,因缘和合,缘起缘灭,瞬息即逝,以之喻娑婆世间一切因缘而生、因缘而作之有为法,甚为贴切。所谓性空缘起,缘起性空,如是如是。
4、通俗解释意思就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
学佛应该从哪开始?
开始学佛应从阅读大乘佛经入手,以便迅速理解佛法的核心。首先应当理解教义,建议阅读《楞严经》的文言文和白话文对照版本。《金刚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也是必读之书。 学习修行方法书籍,理论结合实际才有意义。
普通人学佛,虽然根基不一样,年龄不同,但是都要从戒律先开始,从三皈五戒开始,这个是最主要的。有的说我岁数已经大了,我是不是该从念佛开始?不管岁数有多大,都得从持戒开始。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