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移动通信行业发展迅速,网络流量成为用户选择通信套餐的重要指标。于是,一些运营商推出了“免流量卡”等服务,声称用户每月支付十几元就可以“免流量”使用多种手机程序。但不少读者发现,使用这种套餐后,每月的流量费用并没有减少,甚至“见底更快”。(人民日报11月15日)
所谓“言语陷阱”,是指消费主义为了诱导消费,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而精心“编织”的一种话语体系,使顾客不知不觉地陷入其中,不由自主地按下“立即购买”按钮。
以人民网记者调查的通信套餐“免流量卡”为例。产品海报上说,只要月租19元,套餐内100多个手机程序就可以“免流量”使用,而套餐外的流量按照1元1G的标准收费。但是,如果你翻开页面,点开“资费详情”四个小字,你会发现,所谓的“免流量”并不是说不消耗流量,也不是说涉案的100多个手机程序都可以使用一定量的“专属流量”。一旦流量消费超限,将按照套餐外流量计费。
明明是有严格限制的“专属流量”,却在宣传中宣称“免费流量”,难免误导消费者。如果对免费流量有严格限制,商家或营销机构在宣传时应在显著位置提醒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否则涉嫌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
电信企业凭借“话术陷阱”进行虚假宣传,可以带来可观的业务收入。但一个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是靠拼产品、拼服务、拼质量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言论陷阱”制造的所谓“免费流量”,是一种“一锤子买卖”的功利短视行为。这种骗人的营销手段很快就会被人们识破,不会走远。
其实我们有足够的法律条文来惩罚这种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价格法》也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违反的,将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的相应规定进行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名不副实的“免费流”套餐,仅靠媒体曝光的公开披露“软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职能监管部门要主动作为,主动介入,以记者调查为执法线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消费者不应该总是被困在通信包里。
正文
不需要话费的流量卡前程卡套餐内专享免费流量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叩问经验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