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诞生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歌。通过诗歌,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古人的情怀,还可以领略古代不同时代、不同地理位置的民风民俗,还可以领略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美好风貌。可以说,每一首优秀的诗歌都是我们长期的精神食粮。
我在本文中与你分享的《望月思远方》就是这样一部传诵千古的佳作。至于“望月思一远”这首诗,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毕竟很多年前我们在课本上学过。即使我们现在不能背诵全文,它的开场十字“月亮,现在在海上长得满满的,照亮了整个天堂”令人难忘。而每到中秋,它总会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当晚月下最可圈可点的诗句之一。
望月思一远方,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是张九龄写的一首五言古诗。据记载,唐玄宗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因被奸臣李诽谤而被贬为荆州长史,《望月思远》是张九龄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顾名思义,张九龄的这首诗是他在异乡望月,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所以,望月思远,最难忘的是其字里行间微妙而动人的思想。
望着月亮,想着远方的月亮
皎洁的月亮在海上慢慢变圆,从遥远的地方我们分享这一刻。
有爱的人都讨厌漫漫长夜,不眠之夜,怀念他们所爱的人。
熄灭蜡烛去爱这洒满月光的房间,我穿着衣服徘徊在深深的夜露寒中。
你不能拥有美丽的月光,只希望在梦境中遇见你。
首先,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月亮,现在在海上长得满满的,照亮了整个天堂”,由于其广阔的意境,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优秀的句子。它意味着海上有一轮明月升起,你和我可以一起欣赏,尽管我们相距遥远。言下之意,虽然张九龄和他的远亲之间有隔阂,但他们之间并没有隔阂,可以跨越时间和空到达彼此的内心。
只是石的《但愿人长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月几时圆,照遍苍天”,既表达了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个人思念,也代表了所有离开人世的人的共同思念,其意义是极其沉重而深远的。然后,我们继续往下看。“带给分离的心,夜的长体贴”,即恋人们会怨恨长夜太长,因为他们思念远方的亲人,导致他们彻夜难眠。
由于难以入眠,一位恋人熄灭了屋内的烛光,穿上衣服走出了房门。但当他看到明亮的月光时,他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所以直到深夜,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这就是下面两句话所描述的场景“虽然我吹灭了蜡烛,但它并不黑暗,虽然我穿上了外套,但它并不温暖”。结合中间这四句话,张九龄主要写的是因为思念而为月亮熬夜的场景。
最后,“所以我把我的消息留给月亮,转到我的床上,希望有梦”可以说是这首诗的灵感。虽然张九龄思念远方的亲人到连觉都睡不着,但现实还是把两地隔开了。于是,张九龄将对自己的感情充满憧憬融入到皎洁的月光中,希望远在人间的亲人能了解到。但问题是,充满向往的月光,如何才能送给远方的人?
于是张九龄又想到了那个梦,也许睡着后我们还能在梦里相遇。俗话说“日日思夜想”,体现了张九龄深深的向往。纵观张九龄的《望月思远》,其实最后六句就是“月亮,现在长满了大海,照亮了整个天堂”的开篇描写。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能通过思念这一特定情境,烘托出无尽的情感,从而达到无尽的艺术效果。总的来说,张九龄那首千古传诵的诗,不过是开场的十字,令人过目不忘。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