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对派为什么反对普选
1、香港立法会泛民议员简称“泛民”,或称为“反对派”,泛指要求所谓“真普选”的政治及社会人物。香港泛民人士又分为温和民主派和激进民主派。
2、中央对香港反对派不懂经济、不抓经济早就嗤之以鼻;对他们拿普选压倒一切,把一切问题泛政治化早就厌恶至极。
3、“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障碍来自美国等国家的干预和香港的反对派。反对派集体趋于激进和极端,鼓吹并推行“香港自决”,是当前“一国两制”的主要障碍。中国人讲“投桃报李”。
4、其实,所谓“有权无票”、“有票无权”的说法乃是表面现象,这个问题与行政长官是否普选没有直接关系,因为这种制约关系的背后乃是建制派与反对派之间的政治矛盾。
5、所谓「马房论」,是指反对派要求普选方案必须确保自己支持的人「入闸」成为候选人。这种一定要自己「马房」的人「入闸」的说法,被外界批评为「马房论」。
双普选只限每人一票,是全体港人都为选举投上一票吗?
特首选举:最低限度任何成年人都可参选,任何成年人都可投票;可以有数百数千人参选,一人一票,不管得票率,得票最高者当特首。
美国总统大选,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人一票直接选举,谁得票多就可以直接出任总统,美国总统大选采用的是选举人团制度,普通选民只是选举出每个州对应的选举人,然后由选举人进行最终的总统竞选投票。
因此,草案规定201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的选举,不能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201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立法会的选举,不能实行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在此前提下,可以作出符合循序渐进原则的适当修改。
香港之前怎么选举
1、香港之前选举是普选。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的政治争议,多数涉及《香港基本法》架构下香港民主发展的步伐。
2、以前香港立法局(立法会的前身)之议员基本上是由香港总督委任。1991年开始引入部分席位的直接选举。每次选举的方式都有少量改变,一次次列举出来也很烦。具体可以去看维基百科关于“香港立法会”的描述。
3、特首是由一个有800人的委员会选出的,立法会的议员有30位是在各自的选区一人一票选的,另外30位是在各自的功能组别里面由行业代表选出来的。普选简单理解就是一人一票选咯。表面上是为了民主,实际也是政治利益的驱使而已。
4、前香港公民连香港殖民地政府官员的选举权都没有,何况英国大选。港督权利很大,在香港殖民地甚至有生杀大权。
5、根据《香港基本法》第46条,行政长官每届任期5年,由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出;选举具体细则由香港法例第569章《行政长官选举条例》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