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核试验的微核试验的方法
1、微核试验是检测染色体或有丝分裂器损伤的一种遗传毒性试验方法。无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或因纺锤体受损而丢失的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仍留在子细胞的胞质内成为微核。目的:化学物质遗传毒性评价。
2、微核试验技术的种类很多,包括常规微核试验、细胞分裂阻滞微核分析法、荧光原位杂交试验与DNA探针与抗着丝粒抗体染色等方法。
3、学习和掌握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基本方法步骤,嗜多染红细胞及微核细胞镜下观察。了解微核试验数据整理、分析方法及结果的评价。
在植物细胞的微核检测实验中,为什么要进行24h的恢复培养
真核生物细胞经各种理化因子作用后引起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三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用一定浓度的待测物培养液来培养蚕豆根尖,另外以蒸馏水培养蚕豆根尖做对照。
由于染色体丢失或断片形成而出现的微核,在化学物质中,有很多能引起染色体的异常。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并含有生物体全部的遗传信息,染色体遗传信息的异常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生物机体的生存。轻者突变,重者死亡。
微核 。只有经恢复培养后,经 有丝分裂 ,DNA损伤得以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就是微核的形成。所以说要观察到微核,必须经过恢复培养。
细胞培养周期为什么选择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因为这就是一个细胞的生产周期,可以最大限度的看出细胞是否有分类啊。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属于
1、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属于染色体畸变试验的一种,它是以小鼠为实验动物,为体内试验,观察其性细胞内染色体的改变。显性致死试验:物种为哺乳动物,靶细胞为性细胞,进行体内实验,遗传学终点为染色体畸变。
2、传统的微核试验是体内试验,它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中的微核。微核可位于多种细胞,但在有核细胞中难与正常核的分叶及核突出物区分,所以只有在无核的红细胞中才易辨认。
3、我国许多研究证明,氯化饮用水的有机提取物,在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中均有致突变性,有的还证实具有潜在致癌性。
4、骨髓细胞微核实验:活力碘消毒液小鼠微核实验结果为阴性。
染色体制备实验与微核试验的主要区别
1、包含在子细胞的胞质中,比主核小,故称微核。故微核试验能检测化学毒物或物理因素诱导产生的染色体完整性改变和染色体分离改变这两种遗传学终点。
2、微核往往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对分裂细胞作用而产生的。微核测试用于辐射损伤、辐射防护、化学诱变剂、新药试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价,以及染色体遗传疾病和癌症前期诊断等各个方面。
3、这一小体便是今日MNT中所见的被称之为微核(MN)的小体。1959年Evans等将蚕豆(V/c/a o)根端细胞暴露于电离辐射,观察到辐射诱导MN形成效应,并据此间接推断MN来源于辐射诱导的染色体异常。
致突变试验中的微核试验
致突变试验通常观察的是小鼠红细胞,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将细胞核排出,成为无核细胞,而微核却留在细胞质中不被排出。
\x0d\x0a\x0d\x0a原理:通过染色体丢失或断片形成而出现的微核检测染色体异常。\x0d\x0a\x0d\x0a步骤与结果:最常用的是啮齿类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
为什么采用根尖细胞进行微核试验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Micronucleustest,MC-NT)技术是一种 以染色体断裂及纺锤丝损伤为测试终点的植物微核检测方法。
微核率表征的是受试物是否为染色体断裂剂或部分非整倍体致突变剂,当然得和阴性比较,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是否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