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波建设大同的钱从哪里来
耿彦波这个名字,在山西名气极大。他曾任大同市长,也曾任太原市长。王家大院、大同古城、太原古城,大部分出自耿市长的手笔。在这些“拆迁-重建-旅游-发展“大动作的背后,争议与支持一起来了。
这位市长的名字是耿彦波,在刚刚上任大同市长后,因为规划了大量的城建设施,导致原有的许多建筑和主干道路被拆除,为百姓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他被当地百姓戏称为“耿拆拆”。
耿彦波,最早在民间老百姓的口中又叫“耿拆拆”,自古拆为贬义,从建国后在北京大动干戈后,拆字都被赋予了破坏,强迫都意味。
“明星市长”耿彦波,是如何修建大同古城的
1、▲灯会时的大同古城墙 所以,耿市长选择的是彻底重修,用砖墙将原来的土垛子包进去。因为相当于新造了城墙,所以也是这次被批评的重要原因之一。
2、据大同市政府某知情人士称,耿彦波原打算开发御东新区,以升值后的土地出让金维持城建费用。2009年至2011年,大同仅土地交易政府即入账130余亿元。
3、耿彦波超前的设计理念不被理解,果断刚毅的执行力更成了很多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噩梦,批评声不绝于耳,媒体争相转发报道,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关注,点名批评大同市对云冈石窟景区改造项目。
4、大同古城墙是2008年耿彦波就任大同市长时修复的,但大同城墙在2008年之前至少已经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同城墙由明朝大将徐达亲自监制。解放后,还保留了一座周长近8公里、高12米的城墙。大同城墙内部为夯土,外部用砖覆盖。
5、年,耿彦波来到大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依托一轴双城的规划理念,以御河为中心轴线,一个古城,一个新城。
6、下寺也是独立的一个寺院,主要建筑是这座薄伽教藏殿。也就是常说的“藏经阁”,这座古建同样是 建于辽代 的,大同华严寺能成为仅存三座辽代古寺之首,就是因为辽代建筑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 历史 研究价值之高。
耿彦波任大同市长与谁搭班子
1、丰立祥。根据查询大同市长相关信息得知,耿彦波任大同市长与丰立祥搭班子。耿彦波,曾和丰立祥搭班,担任大同市长,2013年2月赴太原担任市委副书记、市长。
2、与此同时,另一位官员的名字再次被民众提起,他就是耿彦波,曾和丰立祥搭班,担任大同市长,2013年2月调太原担任市长。
3、耿彦波,男,汉族,1958年11月生,山西和顺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拥有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山西省政府参事。